研究目标:
提出复合材料制造损伤分类方法,研究在构件承载过程中复合材料的损伤演化规律,建立相应的跨尺度损伤本构模型,发展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承载性能的高效分析方法,分析承载性能对制造损伤的敏感性,确定含制造损伤的复合材料构件承载能力,研发含制造损伤的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承载性能分析与评估软件平台,为我国大型复合材料承力构件的制造、承载性能评估和损伤容限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内容:
(1)复合材料制造损伤分类方法与跨尺度损伤本构模型
研究基于分数维空间损伤变量描述的制造损伤分类方法,开展复合材料宏、细观尺度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研究在构件承载过程中复合材料的损伤演化规律,并应用统计细观损伤力学理论,建立复合材料跨尺度损伤本构模型。
(2)复合材料构件承载性能对制造损伤的敏感性分析
建立复合材料构件中损伤演化与力学性能相关联的渐进损伤分析模型,分析含制造损伤的复合材料构件的载荷传递规律,研究制造损伤稳定扩展、非稳定扩展直至构件整体失效的机理,研究构件中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散性和制造损伤的不确定性等对构件承载性能的影响,分析构件承载性能对制造损伤的敏感性。
(3)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承载性能的高效分析方法
建立复合材料构件的扩展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发展含制造损伤的复合材料构件承载性能分析方法;研究复合材料构件承载性能分析中不确定性因素的概率分布特性,研究基于降维技术与替代模型的结构可靠性高效分析方法。
(4)含制造损伤的复合材料构件承载性能分析与评估软件平台
集成本课题(1)、(2)和(3)的研究结果, 在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SIPESC软件平台基础上,建立制造损伤数据库和高效算法库,研发含制造损伤的复合材料承力构件承载性能评估软件平台。
承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课题负责人:李刚教授
学术骨干: 苗玉华,雷振坤,任明法,柳敏静